阿兰同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时代文学xsdwx.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凌霄刚穿过来的时候只有3岁,由于人还小,活动范围一直很有限,只能够跟着大人们一起活动。
通过两年的生活和观察,凌霄对自己居住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凌霄他们一家生活的地方大概现在在山东附近的临海,这里并不是什么什么村,而是新镇场,一个盐场,他们就居住在盐场附近,盐场,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听从官府安排,生产官盐的地方。
在他们家周边居住着有百余户人家,都是从附近的村庄迁过来的,凌霄他们家是祖爷爷那一代人迁过来的,也就是洪武初期的时候,听爷爷讲:“他们当时是附近凌家村的村民,那时候有政策,如果做了灶户,可以免除徭役,并给以草荡。正好家里人丁稀薄,不如来做灶户。”
就这样凌霄一家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当时凌家村除了凌霄一家过来,还有不少人家,大家都居住在一起,随着将近100年的时间,在他们家附近有了百余人家。
新镇场面积很大,大概有4000多平方公里,到处都是草荡,只有部分地方种植这粮食作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多靠着制盐生活,
随着新镇场的发展,现在盐场有21个团,每个团有20余户,每个团都有一名总催,新镇场为盐场并不直接归州县管理,而是归山东都转运盐使司下的滨乐分司直接管理,但也在州县管辖范围内。灶户和民户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需要上缴“盐课”,每年需要生产官府规定的产盐量才算完成任务。
因此,凌霄他们一家一年四季都要围着盐工作,每天早上只要是不下雨爷爷和父亲都要早早的到“亭场”去看一看草灰上的盐花有没有凝结,尽管是冬天这个产盐量很低的季节。
眼看现在进入腊月,天寒地冻,按说一般农户都应该窝冬,但是今天一大早,在凌霄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他父亲和爷爷已经出去查看“亭场”工作了。
“霄霄,赶紧起来吃饭了。”还沉浸在过去的凌霄立马醒了过来。“娘,我马上过去。”凌霄穿上厚厚的衣服,并找了一个帽子戴在头上,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才走出来。
饭桌上已经摆上了早饭,有咸菜、粗面馒头和粥,凌霄坐到了母亲旁边开始吃饭,“今天天气好,我一会儿和秀儿洗衣服、晒被子,大壮一会儿和霄霄一起给爷爷他们送饭去。”
“好的,娘”
进入到腊月以后,哥哥也就不用去蒙学了。饭后,凌霄和哥哥拿了馒头和咸菜向“亭场”走去,路上不时有邻居跟他们俩打招呼,随着走到路尽头要拐弯的地方,居住的人家也越发少了。
快走到亭场时,就看到一小孩穿着厚实的棉衣,在使劲的向他们招手。
这小孩便是凌霄穿过来之后最熟悉的小伙伴之一,叫凌谷,是个话唠,经常找凌霄出去玩。
“霄霄,你们也来送饭吗。”“对,今天二爷爷也在这里吗?”“对的,听说有盐商来我们这里取盐,还有几引不够,这几天要抓紧产盐呢?”
“哪的盐商过来了,他们来了多少人?”哥哥焦急的问道。随着哥哥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俞多,越发的想要成为一名盐商,可以挣钱的盐商。
“是县里的王老板,就是经常来我们这里收盐的那个。”
经常到他们这里收盐的是当地有名场商,姓王,主要从盐场中收盐,然后卖给阜商或者运商,然后他们再将盐卖到各个地方。
“唉,还以为是哪里的大盐商过来了呢。”听完过后,哥哥一脸失望,哥哥一直期待着能够碰到晋商和徽商,想要看一看大富商的风采,虽然当地的盐商也非常让人羡慕。
等他们走到亭场,只见有白色的盐花凝结在草木灰上,爷爷他们正在拿着扫把清扫,将盐花堆到一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仗剑独行斩鬼神》《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新搜读】《白衣披甲》《不正常型月》《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大书迷】《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