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森人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时代文学xsdwx.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
征兵的征兵,烧水泥的烧水泥,挖城墙地基的挖地基。
水泥早在十几天前就烧制成功了,张梵叮嘱那些工匠,要绝对保密,要是消息泄露,他们这些人连同全家老小,一个都活不了。
于是命人飞快的建起简易工棚,就开始大量建窑烧石灰,还派人去窑厂巡逻,严禁外人靠近。
但是每天近十万人吃饭,这粮食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还好山东也算土地肥沃,粮食产量还算不错,虽然明末天灾平凡,但是山东临海,旱灾不如河南,山西,陕西等来的严重,粮商也很多,随便找找,就能找到粮商。
张梵用手里的精粮换那些粮商的粗粮,一石精粮换五石粗粮,每石精粮他们可以有一石多到两石粗粮的利润,而且就在山东境内就能赚到,这让很多粮商拉着粮食跑宁海卫来做生意。
随着大量的粮商来到,其余做生意的也陆续跟着来了,比如卖油卖醋的,卖菜卖肉的,卖布卖鞋的,卖针线布头的货郎,卖吃食的也来了。
一时间,宁海卫新城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集散市场。
张梵可不会放过这个捞钱的机会。
立刻在新城外划出一个巨大的空地,建起一座座的简易房屋,还划出摊位在哪里,分临时摊位和长期摊位,每个临时摊位一天一文钱,适合那些小商贩,附近那些卖小菜,鸡鸭的农户。
一些大型的摊位就留给那些大型的商户,比如卖粮油的,卖农具铁器的店,裁缝店,布料店等使用,每个摊位按大小以每月几钱到几两十几里银子不等租给他们。
随着临时市场的建立,原来混乱的场景一下都消失了,市场里还有治安巡逻员来回巡逻,谁想强买强卖,短斤少两,直接乱棍打出去,所有东西全部没收充公。
很快的,卖木料的商户也闻讯赶来,拉着大车小车的木料赶来。
他们也不知道听谁说,宁海卫建新城需要大量的木料,尤其木板,需求量特别大,就三五成群的组队拉着木料来新城。
结果工地上巡查的张梵一脸吃惊,说自己确实需要木料,但用量并不大。
把那些大老远拉着木料的老板搞得都要哭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