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1月15日大朝会 (第1/3页)
《十八网友玩转大明投资》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时代文学xsdwx.net
目录:东林贾环谈西山商道,
陕西救灾老臣勇前往
十一月十五日早晨,西洋挂钟所谓的九点左右。地点,乾清宫。
过去万历帝连续28年不上朝,过后又是泰昌帝仅仅一个月的统治,天启帝宠爱魏忠贤的六年,只有到了今上即位,大明皇上才第一次好像正常了一点。开始是连续三个月每天上朝,但是最近一个月,魏忠贤被清算后,改为五天左右一次朝会。韩爌,王永光和六部主官都颇有些担心他重新回到万历帝的倦怠!好在崇祯虽然只是五天一朝,但是每天六部做的什么,他都随时记在心上,他交代的事情,也以备忘录形式悬挂在内阁和六部,看来还是和刚刚即位一样认真。
每天朝会分为早朝和午朝,以早朝为主。比如需要上早朝的朝臣大概要在凌晨三点左右出门,前往午门集合。如果天气不佳,官员们可以在午门外的朝房里等待。皇帝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起床准备早朝。凌晨五点时,宫门开启,众臣从左掖门(午门的侧门)进入皇宫。这个早朝辛苦,但是未必有效果,崇祯对于早朝时间做了调整,都是在西洋时间的早上九点开始,而且一般只是内阁和六部尚书侍郎,加上有要事禀告的地方官员,基本限制在50人左右,他不喜欢大会。但是只要是内阁和六部有重要事件,他是要求随时汇报,如果他在西山则留下奏疏,不管白天黑夜,他都会去看。另外,对于日常的奏疏处理,他都给出了时限,大部分事务没有他的点评时,直接内阁处理即可。哎,目前内阁定下来的只是韩爌和王永光两位四朝元老。而今天这个大朝会则是最后确定内阁成员,以及调整部分六部长官,兹事体大,各派人马都在这个朝会前做好了各种游说,勾兑,演讲的准备,因为皇上明确要求,新上任的阁老部堂都要细致说出自己的施政纲领,以严格的任务追终来考核每个人。皇上是较真的,细致的,又一个张居正!毕竟,现在今上还没有找到他的张居正!
这个十一月发生的大事真多,朝堂的,西山商社的,甚至兵部的,好像筹备好的大事都类似西山的反季节蔬菜一样时间到了就瓜落蒂熟,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朝会前,东林党曾经聚会交流,评价最近的几个事务:
第一,东林党很想认真清洗干净阉党的一派人物,这也是李三才顾亭林以来,东林党议政最关心的话题,肮脏权阉,哪里可以和正直清贵的士大夫相提并论。东林党最早是对抗万历初年的张居正,因为他只在意事功,清量田地啊,考察官僚啊,和瓦剌通商啊,平定倭寇啊,小老百姓和皇帝都以为这些具体事务重要,可惜东林党偏偏高瞻远瞩,不断激浊扬清,随时以名教为己任,企图彻底地澄清吏治特别是舆论。他们的整顿吏治和张居正完全不同,张是追求事功,而他们呢追求君子小人,可惜呢,能够配得上他们认可的君子少之又少,他们经常满含热泪的发现,这个世界太坏了,权臣,贪腐无所不在,君子居然只有我们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领悟!但是,韩爌首辅位置固化了,他的斗争热情没有其他东林同党那么较真,激进,而黄道周这些本来是想狠狠教训提点首辅大人,万恶淫为首,百善忠于东林为先。只是突然西山商社搞出来价格便宜一半的棉布,而棉布产业事关江南父老和富豪的利益,东林党热血沸腾,很想以君子的正义斗争下大明皇帝这个风车。比如那做过崇祯师傅的黄道周,磨墨半天,恨不得以一篇不亚于骆宾王《讨武曌文》,骈散并用,既声明君主不可与民争利的大义,又音韵铿崆,黄钟大吕,这不得不名扬千古的启文啊!这辈子都等着这大股文章了!可惜,江南父老和富豪们的金手指贾环发话了,先不要发文!他可以和皇上谈判。毕竟,皇上可以拿他的蒸汽机和江南商社的资本市场交换,双赢比撕逼好。哎,君子不得不先礼后兵啊.
黄道周说:干嘛要妥协啊,我们江南富庶,道义在我,他西山纺织公司卖价那么低干嘛,这分明是不仁不义!
此刻,他忘记了自己平时爱标榜的,要关心穷人的饥寒,毕竟写文章啊,情感丰富也是表演,不走心,但是很有文采就足以在儒林和诗人圈子获得无数喝彩!
贾环也年轻,
24岁左右,那面相看着却是30多岁的人,没有任何少年的狂躁享乐,少年老成的背后无非是苦逼的经历太多并且太早!作为贾府庶出的少爷,他小时候和妈妈赵姨娘是经受过很多白眼的,辛苦读书,辛苦经商创业,部分也靠着四大家族的人脉,更多是靠着自己绝顶聪明的头脑手腕,不到八年时间就称为江南第一富豪!水泥,珍妮纺纱机,捕鱼和海运漕粮,每件事都是惊心动魄,但是都胜利完成。最大的辉煌则是创办江南银行,给存钱的大小客户每月拿利息,这千年难见的事啊。何况,他还给大明带来股份公司这个奇特的事业组织。单单凭借这最后两个创造,贾环先生不朽也!在座的东林党圣贤君子谁没有因为他的奋斗而利益分享,荣耀与共呢?目前大明已经八十多个上市的股份公司,虽然不断有狗屁倒灶的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破产,毕竟还是有一半左右企业经营稳定的。连那皇帝小儿的商社不也得到江南商社的股市交易所上市么?
贾环:生产率就是王道啊,价格便宜一半,他要成心打垮江南纺织也就是几个月的事情。
钱谦益知道,这个小皇帝是有商业脑子的,棉布跌价一半时,他的确吓了一跳,如果皇帝不和江南商社妥协合作,那么硬拼的话,西山纺织厂的股票可能会跌去一多半!过去的西山商社谁知道?一个皇亲国戚搞出来的烂架子商社吧,有钱谁不能搞个皇店,作坊?有钱你把牛屎拿到大街卖说不定都有人买,比如你请的托!但是要其他人大把银子参股,这就得有几把刷子。毕竟,大明的投资渠道因为江南商社已经多起来了。“听说,那西山煤矿上市后,原始股东在几天内就钻了三倍的价格差,这真牛啊。可惜我买少了。”
倪文璐:可能那西山纺织的投资回报还要大得多。毕竟,谁不穿衣服,他价格优势在那里,而且,他们一开始就找行业专家合伙,直接和肃宁纺织作坊合作,不缺少高起点。过几天西山纺织就要单独上市了,又是一番热闹的财技表演,有意思!
因为这么一折腾,过去因为西山纺织作坊价格降低而企图放弃购买陕西国债的金手指贾环反而不好出尔反尔,他到了京城就兑现承诺。那个老臣刘鸿训虽然是不太愿意去陕西,看到有国债的强力支持,颇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魄,过了年就决定去陕西,只是其他事务还和朝堂协商,要配合要资源。
贾环个子不高,清瘦,干练,举止有世家子弟的淡定从容,他还习武,能文能武,舍得花钱,也勤于网络人才,不到三十岁就打拼出如此的商业帝国,的确是不世出的英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