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辆马车,将我原路送回德轩茶楼。一路上,我细品与朱棣的对话,越来越感觉自己必须加快动作,留给我与道衍的时间还是比较紧迫的。
回到德轩茶楼,里边依然人声鼎沸,现在是茶楼营业高峰时间,稍晚一会过来,便有可能找不到座位。
还好我那张桌子,小二哥还为我留着,毕竟我是刘掌柜的座上宾,还是应天府几大网红之一。
小二哥贴心地为我换上一壶新茶,我继续一天的茶楼情报收集工作。
耳边传来了众人的议论声,原来是关于新一期民间杂记的,不知不觉中,又一期民间杂记新鲜出炉。
得,连我这个民闻杂记的幕后投资人居然也没能买到一张,唐立德很讲规矩,规定谁也不能走后门,一张都不能送,只能自己掏钱买。
听听受众对新一期民闻杂记的评价也好,正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反馈意见,便于今后加以调整。
听来听去,基本上都是对民闻杂记大加夸赞的声音,我露出颇为得意的神色,在明朝洪武年间,凭你们的智商,怎么能与我这个来自未来的人相抗衡,我就是你们嘴里的商业奇才!
就在我开心到忘形的时候,一个不和谐声音从人群中传了出来。
“此等庸俗不堪之物,实属污浊空洞,误人子弟!你等竟然乐此不疲,此风若盛行,恐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一人站在一角,大声斥责。
一片哗然,我也顿时心生不满,你谁啊你!竟敢如此大言不惭,公开诋毁我一手策划加投资的民闻杂记,看来,我得会一会他!
我顺着声音,朝那人看了看,原来是他,真是冤家路窄啊!
没错,这个人算是我的熟人,他就是冯文,也就是在评事街被道衍批驳得灰头土脸的冯书生!
我忽地站起身来,先礼后兵,这是我一贯的作风。
我先向冯书生抱了抱着手,说,“冯兄,一向可好,今日不期而遇,这厢有礼了。”
冯书生循声望来,一见是我,立刻大吃一惊,不免尴尬万分。
茶楼中的众多茶客,看到冯书生与我准备唇枪舌剑,马上静下声来,只等我们两人开腔。
我对冯书生说,“不瞒冯兄,此民闻杂记由我一手谋划及出钱、出手,并交由唐立德唐兄创作,方才听闻冯兄所言,欲请冯兄多加指教!”
茶楼茶客才知道原来此份民间杂记是我打造出来的,不约而同发出惊叹声。
在我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冯书生有些扛不住了,加上之前他当场吃过道衍的瘪,已经现出怯场的神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